当前位置:首页 >> 入围作品选载 >> 正文
戎马生涯前半世,含辛茹苦尽终身【散文】
2015年05月21日 11:45

戎马生涯前半世,含辛茹苦尽终身

一个老英雄小八路的风雨人生

/张燕

 

    2015年4月9日,春季一个蒙蒙细雨的清晨,在我市四医院ICU病房,有一个老人在这里平静安详地告别人世,走完了他94年的不平凡的人生。这位普通质朴的老人,是经历过战火硝烟洗礼的一名小八路,是我们身边默默无闻的一位老英雄,他的名字叫——杜纯庆。

    与我们普通的父亲没什么两样,杜纯庆伯伯是我同学的父亲,一个个子不高,皮肤有些黑,背微躬,看上去表情略显严肃的老人。当年,我从未觉得他有什么与众不同,唯一不同的是他说话的口音与我们不一样,他是山东人。翻开他的个人履历,才惊异于看上去普通平凡的杜伯伯,前半生那辉煌荣耀、令人敬佩而富有传奇色彩的革命经历。1938年16岁的杜伯伯从山东老家聊城莘县参军,当了一名小八路,从此踏上了革命的征程。别看当年杜伯伯还是一个娃娃的年龄,在部队这个革命大熔炉里,杜伯伯进步很快,他骁勇善战、机智灵活,骑马、打枪都身手不凡,很快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的八路军小战士。杜伯伯先后担任过山东莘县一区区中队战士、山东莘县县大队通迅员、山东省一分区警卫员(曾担任四川省省委书记许梦侠的警卫员)、第二野战军第十军、第十保卫部侦察员等职。他随部队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豫北战役、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及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和成都战役等著名战役……在战斗中,他流过血,负过伤,身上还留下过战斗中的伤痕。他还随部队首长先后5次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新中国成立前夕,他随部队一路打到了四川,从张家沱进入自贡市区。自贡解放后,杜伯伯从部队转业,在自贡落地生根,从此自贡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杜伯伯的爱情和婚姻既富有浪漫的诗意,但也历尽曲折坎坷。

    1950年,杜伯伯的弟弟从山东老家将他在老家的结发妻子送到了自贡。舍小家保国家、在革命战争中出生入死的杜伯伯这才与妻子在异乡团圆。但是好景不长,妻子到自贡没多久,还没来得及给他生下一儿半女,便因病去世了,灵柩安埋在自贡人民公园内。杜伯伯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妻子去世后他经常到人民公园妻子的墓地前去看望、静坐怀念妻子。就是在这儿,杜伯伯后来邂逅了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即我同学的母亲。

    有一天,杜伯伯又去公园墓地,路上偶见一个坐在公园湖边看书的年轻姑娘,这姑娘长得端庄秀丽,举手投足透出一股文雅的书卷气。第一眼,杜伯伯便被姑娘超凡脱俗的气质深深地吸引。后来,他得知,这姑娘是自贡一中的学生,当时因病休学在家。在那文盲随处可见的年代,中学生要算是知识分子了。出于对姑娘的倾慕,杜伯伯与这个一见钟情的姑娘谈起了恋爱。对于他们二人的相恋,组织上并不同意,因为这姑娘的家庭出身不好,她父亲是盐场的工头,属于剥削阶级。当年,很多南下干部的婚姻,都是组织上安排介绍,而象杜伯伯这种自由恋爱的婚姻并不是太多。在杜伯伯执意坚持下,最终二人缔结了姻缘。

    杜伯伯与后来这位妻子共养育了4个儿女。他们家都管孩子们叫大毛、二毛、三毛、四毛,对此,幼时的我感觉很新奇,因为周围没有谁家的孩子是这么叫的,也许是他们山东人对孩子特有的昵称吧,日后当我长大些曾这样想过。杜伯伯很爱他的妻子,与妻子的感情很深,但上天捉弄,命途多舛,1973年,才42岁的妻子因患肺病,抛下他和4个孩子早早地离世了。那一年,四毛才9岁。孩子们的妈妈去世后,原本在市区读书的四兄妹除了老二留在外婆家继续在市区上学外,其余三兄妹均转到邓关盐厂子弟校。四毛转到了我们班上,他们家也与我家作了邻居。小时候我常去四毛家玩,看到正屋墙壁上挂着放大了装在镜框里的她妈妈的照片,很漂亮的一个女人含着动人的笑靥注视着我们;另外还有些老照片是杜伯伯和四毛妈妈以及杜伯伯穿着军装与其他战友的合影。我还看到有张照片杜伯伯腰间别了一把手枪,很威武神气的样子,那张照片给我印象很深。

    四毛的母亲去世后,不少人都给杜伯伯介绍过对象,但都被他一一婉言谢绝了。记得杜伯伯对我父母说过,考虑到这么几个孩子,若再找老婆,怕与孩子们相处不好……以后的岁月,杜伯伯就累着自己、苦着自己一直就又当爹又当妈地拉扯四个孩子。至今,杜伯伯为孩子们缝缝补补的情景我还清楚的记得;杜伯伯当时在厂蔬菜商店一长串排队的人群中买菜的情形我也记得;杜伯伯对我说要在学习上多帮助四毛的话语也犹在耳边…… 

    烽火岁月,杜伯伯枪林弹雨,出生入死,为打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付出了他的青春和热血,他的前半生无比的光荣闪耀。和平年代,特别是当他失去妻子、独自撑起一个有4个孩子的家的往后的日子,他的人生既是平淡而又不平常的,甚至是满含清苦艰辛的。

    杜伯伯小时候家里穷,没读过书,否则以他革命的资历和功劳,应该说当个什么官不是件难事。但一位武将勇夫毕竟对舞文弄墨并不在行。于是受文化水平限制,杜伯伯一生最大的官位就是大安区公安分局局长(当年的大坟堡公安局)。他先后在大安区公安分局、自贡市委组织部、市交通局、威远县山王水库等单位供过职,其间在成都第一工农学校学习过两年。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我市邓关盐厂开工建设,他被组织上派遣支援到了位于距离市区30多公里的邓关盐厂,担任供销科副科长一职,在邓关盐厂一干就是20余年,直至离休。

    可能是缺乏母爱,加上孩子们多,杜伯伯一个人既要上班,又要照料孩子们的生活,对孩子们的教育和细致的培养,着实精力上也顾不过来,几个孩子学习成绩都一般,三儿子还比较调皮,在学校打架过孽、逃学,老师一找家长,杜伯伯对儿子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冒了火也只好棍棒相加。

    老大老二高中毕业后都送去农村下乡锻炼,唯一的小女儿四毛,杜伯伯最是宠爱,一直在他身边。七、八十年代,人们的文化生活单一落后,最让人诱惑,最富吸引力的要数厂里电影院放电影或是厂礼堂有什么演出,那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们都很期待,影、戏票经常很紧张。很喜欢画宫廷仕女图的四毛那时最爱看电影,为了让女儿高兴,杜伯伯就时常给女儿买电影票,因为我与四毛最要好,于是杜伯伯便在给女儿买电影票的时候时常也帮我买一张……

    三年多前杜伯伯九十大寿的时候,我去参加了。岁月风霜的流逝,一晃我们也是近半百的人了,又许多年未见面,那天杜伯伯在儿女的搀扶下,穿一套绛红色的中式唐装,身影虽有些微颤,但人看上去却很精神。四毛指着我问杜伯伯,还认得不?老人许久未将我认出来。 

    杜伯伯半生的革命生涯,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在战火硝烟中弛骋疆场,出生入死,立下过赫赫战功。但他没有因自己对革命事业有过功劳和贡献就居功自傲、就要求搞特殊待遇,更没有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过份的要求。当年四毛母亲体弱多病经常住院,又无工作,一家六口全靠杜伯伯一人的工资,家里欠了许多债,一大家子沉重的生活负担可想而知。杜伯伯却将所有的艰难困苦独自一人默默的承受,他用自己已不再那么强健的肩膀扛起生活的全部磨难坎坷。

    1976年,他送二儿子回山东老家下乡,路过成都时,去看望以前的老首长——时任省委书记的许梦侠。当得知昔日部下生活处境的窘迫时,老首长拿出一个存折,想资助他,但被杜伯伯婉言谢绝了。

    而今杜伯伯的几个子女,老大在开两轮;老二从我市一个企业的大集体退休;三儿子因病英年早世好多年了;小女儿也从纺织厂下岗多年,没有哪个孩子沾了他的光。四毛至今对我说,“当时市里也有重要的领导曾是爸爸在大坟堡当公安局长时的部下,我让爸爸去找关系,想进公安局,当个户籍民警总可以吧,但爸爸硬是不干”……

    杜伯伯中年后的人生,大部分日子过得清寒孤单,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他的意识已不大清醒,凡是女的去看他,问他认不认得是哪个,他的回答是一遍又一遍低声呼唤着四毛母亲的名字……无情的时空穿越了半个世纪,在生命混沌的时候,他唯一能记住的是他的妻子。漫漫的几十年,他的心目中是怎样的怀念并始终装着他的爱妻啊!我想每当他遇到生活的艰辛和苦涩的时候,想必他在内心是多么希望有个人可以为他分担,有个地方可以让他诉一诉的啊……

    从齐鲁大地到巴山蜀水,叱咤风云几十年,从小八路到老英雄,杜伯伯一生为抗日救国、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默默奉献,奋斗终身。

    今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半个多世纪的长河,昔日的先辈和英雄,他们浴血奋战的壮举、他们名垂千秋的功绩,都为世人永远的称颂、缅怀和牢记。

    吃水不忘挖井人。七十年后的今天,眼下我们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有这种和平、安稳和幸福的日子,正是象杜伯伯这样的革命先驱们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打拚出来的,晚辈后生会记住他们,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来源:征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