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入围作品选载 >> 正文
纪念抗战引发的故事【散文】
2015年08月24日 14:56

纪念抗战引发的故事

/党跃英

 

 

2012年,我在《自贡日报》发了“大姨父与静宁寺”的文章,写了抗战时期从东北流亡到四川的大姨父。进入南迁到威远静宁寺东北中山中学读书的一段经历。大姨父名叫金生华,沈阳人,今年89岁,“七七事变”后,随父流亡入川,抗战胜利后,报考西南革命大学并参加了创建西南政法大学的筹备工作,退休前系西南政法大学正处级调研员兼军体教研室主任。现居住重庆。

    这篇文章发表后,我邮寄了一份《自贡日报》给大姨父,大姨父看到报纸后,激动的当天晚上就给我打电话,他说他看了报纸后,许多在静宁寺读书生活的情景接二连三的浮现在眼前。他在电话里滔滔不绝地给我讲一个多小时。他说,他40年刚到静宁寺时只有13岁,他是读了两年小学才升入的初中,那时留给他最深刻的印象是学校生活特别艰苦;首先是吃饭要开“抢”。全校一千多名师生的伙食费用全靠“东北救济委员会拨付”但僧多粥少,开支捉襟见肘。开始,他没经验吃了第一碗,就吃不到第二碗了,后来他学聪明了,第一碗只舀大半碗,快速吃完后马上添第二碗并且要按紧实,但随着这个办法的推广,总有行动慢的,大概到了45年,学校无奈采取每顿吃饭过秤的办法维持大体的平衡。除了三顿饭,再也没有其他零食充饥,学生们就想出一个办法:吃菜油。晚上没电学校发菜油灯,同学们偷偷省一点菜油放点海椒当零食吃,后来学校发现后就加桐油,彻底断了学生的念想。大姨父回忆说,生虱子、打摆子他都经历过。学生住的是十几、二十个人的通铺,常年缺乏热水,几个星期才能洗个热水澡,男女学生身上都长虱子。静宁寺四周树林多夏天蚊虫自然多,所以得疟疾“打摆子”的学生也不少,大姨父就是因为得病后用奎宁药太多,至今对奎宁磺胺类都过敏。

    尽管学习、生活条件这么差,但大姨父却对学校和老师充满感激之情,他经历了鞠秀熙、王天明、郝玉峰三位校长,教师中有不少是留过洋的,他们严格按照当时的教育大纲培养他们,教学严谨规范,他的班主任叫黄田,据说是个地下党,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向学生宣传灌输一些进步主张。老师和同学,同学之间都互相关心、呵护。中山中学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大姨父还特别提到中山中学严格的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传统,每周两节体育课还不包括夏天开设的游泳课,学校规定游泳不及格体育就算不及格。而静宁寺附近的“大高洞”就是他们的天然游泳场,我于今年三月又一次来到静宁寺,专门到了大高洞,这里四周草木繁盛,一潭碧水幽幽,水中卧着大小不一的石头,成了同学们练习跳水的石台,站在水边,想象着当年同学们在水里打闹嬉笑的情景,就觉得离他们很近很近。大姨父说,之所以他退休后又被返聘回校,除了他一贯的敬业态度,重要的是他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和掌握了一整套侦察、擒拿格斗、驾驶车辆、射击娴熟的技能技巧,这都是跟他在静宁寺得到的历练分不开的。

    通过多次与大姨父交谈越来越感觉中山中学在他心中的份量,静宁寺的五年读书生涯塑造了他全新的人格,中山中学教会了他爱国家、爱自己的同胞、爱家人;培养了他坚忍乐观,不怕任何困难的生活态度。如果说宜宾的李庄因在抗战时期接纳一批大学师生成为,被誉为“民族精神的涵养地,传统文化的折射点”。而同样是抗战时期南迁到静宁寺的中山中学在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民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样的历史功绩应该载入抗战史册,彪炳千秋。

    更巧的是,我在《自贡日报》发表的文章竟然受到远在东北的沈阳日报记者的关注。今年711日我接到沈阳日报小周记者的一个电话,他说他们一行人已来到自贡,约我第二天上午到自贡尚东酒店茶坊接受采访,我去了才知道,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由《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和《沈阳市中山中学》校长师生共同组成了一个采访团,于65号从北京开始采访,计划沿着当年中山中学流亡南迁的路线,沿途采访中山中学的学生,目的是抢救记录历史,寻找“中山精神”,弘扬爱国情怀。他们从网上查到了我发表在《自贡日报》上的那篇文章,辗转打听到我的电话,借采访在自贡还健在的中山中学三位老同学之机,也对我进行采访,采访中文字记者、摄像记者、新媒体一起上,显示了他们对这段历史的重视和下的功夫,在采访座谈中,现任的沈阳中山中学校长高玉梅专门向大家通报了中山中学继承和发扬“中山精神”的情况,高校长深情的回忆这一路走来在老一辈中山学子的身上看到的爱国、进取、坚忍、团结的精神,就是中山精神的集中表现。

    我在想“中山精神”不仅仅是中山中学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她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她激励着更多的人去传承发扬。

来源:征文大赛